
正月十五月圆月
听奶奶说,元宵节其实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,直到正月十五才算完全结束。
小时候我就对元宵节这么特别,尤其是每次看到那灯饰,总想自己也要学学奶奶的样子。
记得那时候,我最喜欢牵着爸爸妈妈的手,走在那条灯火辉煌的大街上,抬头就能看见花灯飘来。每个花灯下都挂着一串晶莹的灯火,灯光下,人们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,香甜的味道随着汤汁慢慢滑入人心。
奶奶从腊月开始,就开始忙活了:先晒面粉和面团,揉成一团后再酿成酱,这酱里是奶奶独特的秘制。每锅蒸好的米酒,连同那酿好的酱,加上人们的祝福,就成了那一碗热乎乎的汤圆。
从外面看累了就赶紧回去,奶奶总说外面太凉了,自己也来端一碗热腾腾的汤圆。这碗汤圆饱满而光滑,皮馅融合在一起,像不同事物的混合物。入口时有淡淡的花香,又带着一股油润的口感。
吃着这一碗热腾腾的汤圆,奶奶说:“心里暖暖的。”看邻居家的父母正在聊天,我依依不舍地跟着他们走,渐渐地,我就进入到一个梦乡里。
月圆之夜
小时候我就喜欢牵着老伴儿的轻步,走在那条灯火辉煌的大街上。抬头就能看见花灯飘来,每个花灯下面都挂着一串晶莹的灯火。我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,闻到香气扑鼻而来,心里便暖暖的。
奶奶总说,元宵节其实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,直到正月十五才算完全结束。那时候,我就一直这么特别。每当看到灯饰,总想自己也要学学奶奶的样子。
小时候我就最喜欢牵着爸爸妈妈的手,走在那条灯火辉煌的大街上。抬头就能看见花灯飘来,每个花灯下面都挂着一串晶莹的灯火。我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,闻着香气扑鼻而来,心里便暖暖的。
奶奶从腊月开始,就开始忙活了:先晒面粉和面团,揉成一团后再酿成酱,这酱里是奶奶独特的秘制。每锅蒸好的米酒,连同那酿好的酱,加上人们的祝福,就成了那一碗热乎乎的汤圆。
从外面看累了就赶紧回去,奶奶总说外面太凉了,自己也来端一碗热腾腾的汤圆。这碗汤圆饱满而光滑,皮馅融合在一起,像不同事物的混合物。入口时有淡淡的花香,又带着一股油润的口感。
吃着这一碗热腾腾的汤圆,奶奶说:“心里暖暖的。”看邻居家的父母正在聊天,我依依不舍地跟着他们走,渐渐地,我就进入了梦乡里。
月圆之夜
小时候就喜欢牵着爸爸妈妈的手,走在灯火辉煌的大街小巷。抬头看到的是满天繁星,还是花灯闪烁。每个花灯下面挂着一串灯谜,看上灯的人就买去,连同那底下的谜底,还有人们的祝福。眼前是漂亮的花灯,头顶是燃烧飘荡的孔明灯,仿佛一切都是美好的,就连耳旁轰鸣的烟花声都被它的绚烂遮掩得无比可爱。
奶奶有她独特的手艺。她总说外面的东西不卫生,所以从腊月开始,奶奶就开始忙活着晒面粉,和面团,再一揉一酿,酿酱里有奶奶的独家秘诀。每每一开锅,那味道实在受不了,可吃在嘴里却是天壤之别,无比香醇。
小时候一想到这,就无比佩服奶奶,还想着让奶奶载着我,一起去寻找那飘在天上闪烁的孔明灯呢!
从外面看累了就回来,奶奶仿佛真的有魔力,一进门就端出几碗热腾腾的汤圆。几颗饱满光滑的汤圆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婴儿脸蛋,汤上浮着小虾皮和翠绿的葱花。只看见那碗上飘的热气,心里就有一种满足。
倦倦地咬上一只,皮和馅仿佛融合在一起,又仿佛是两种不同的刺激感,面皮里有股淡淡的花香,却又说不出来是什么花,馅里芝麻经过高温出了油,油又融入面皮里,入口更加醇滑。再加上自家糯米加上半昏不暗的灯光,心里越发变得暖洋洋的,靠在奶奶的怀里,听着大人们的交谈,渐渐地,进入梦乡...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