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杜牧《山行》的教学案设计
教学目标
- 理解诗中出现的生字,并能熟练地读、写“于”、“枫”这两个字。
- 通过朗读和背诵,感受杜牧这首诗含蓄优美的意境,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的情感。
-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,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愿望。
教学重点与难点
- 灵活地运用“于”、“枫”这两个字。
- 感受诗句中蕴含的深沉情感。
一、谈话导入(1课时)
活动内容:
1. 提问引出:
- 提问:“杜牧的作品你都看过吗?喜欢哪些作品?”
-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所喜欢的作品。
- 引入情境:
-
教师以杜牧的《赠刘景文》为例,描述秋天的景色(如凉风、落叶等),并点出今天要学习的是杜牧的另一首描写秋天的诗。
-
朗读品析:
- 阅读板书中的古诗,并引导学生思考“哪一年?”(应为秋天)。
二、初读与字教(1课时)
活动内容:
1. 自由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:
- 请学生们先尝试自己朗读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古诗的朗读。
- 卡片认读:
-
按照板书中的格式,分别教“于”、“枫”这两个生字,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或用手指提示。
-
说读与指读:
-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自己选择一个词语进行解释(如自选词),并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背诵。
三、品析诗意,感受情感(2课时)
活动1:品析诗句,体会情感
板书内容: - “石径小凉亭”——描绘秋天山路上的景象。 - “白云深处几户人家”——描述秋天山中的宁静。 - “火红枫叶秋波静”——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受。
- 引导思考:
-
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,表达自己对“石径、白云、枫叶”的理解(如秋天到了,落叶飘零,景象变得宁静)。
-
深入品析:
- 老师提问:“你为什么觉得‘火红枫叶秋波静’呢?”
- 鼓励学生用 previously learned or new knowledge to explain自己的感受。
活动2:想象画面,激发情感
板书内容:
- 提问:“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秋天的山图?”
- 如果你生活在这幅画中,你会怎样想象?(可以结合具体的场景和人物,如诗人、家人们等)
四、背诵与拓展(2课时)
活动1:自主背诵
板书内容: - 小组合作背诵诗句。 - 可能的活动: - 指名学生背诵前两行诗。 - 组织小组讨论,分析诗句的意思。
活动2:拓展性练习
板书内容: 1. 教师讲解后两句诗的意义。 2. 集体背诵整首诗。 3. 完成板书上的习题。 4. 学生自由背诵并展示。
五、总结与反思(1课时)
活动内容:
1. 课堂小结:
-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这首诗的感悟和感受。
- 教师总结:
- 提问:“诗人杜牧为什么喜欢秋天?哪些方面体现了他的情感?”
六、板书设计
``` 《山行》 石径小凉亭 白云深处几户人家 火红枫叶秋波静
板 江 画
```
七、教学反思
- 学生表现:
-
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较高,尤其是能自己朗读并背诵的部分。但在品析诗意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。
-
调整建议:
- 在品析诗意环节,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和讨论,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句的意义。
-
提供更多关于秋天的图片或故事,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画面。
-
课后作业:
- 完成板书中的习题,并鼓励学生选择一两首古诗进行背诵。
1、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,对古诗诵读活动感兴趣。
2、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,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。
活动准备:
1、大图书一本,《山行》音乐磁带,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。
2、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(绿娃娃),大号字四份。
活动过程:
1、小朋友,这儿有本有趣的书。我们一起来看!
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?
教师小结: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,封底在上面,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。
2、告诉你们,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!我们再来看一遍。教师翻书并念古诗《山行》。
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?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?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?
3、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?
出示大号字《山行》。小朋友,跟我念。
教师念一句,幼儿念一句。(第一遍)
用好听的声音来念。(第二遍)
我们连起来念,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。(第三遍)
我们再来一遍。
4、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。你们猜猜看,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?(认识“山、石、白云、车、花”)
5、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,看颜色标记念。
我是黄娃娃,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。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?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?(四张纸)
6、红娃娃、绿娃娃真能干!
这儿还有字卡,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?那请你来排一排,念一念。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。摆对了,念得好,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。
7、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,坐在椅子上,跟着录音机一起唱《山行》这首诗。(放音乐磁带)
附: 古诗《山行》(唐)杜牧(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深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)
(1分)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