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yle> #wennei .showanswer{font-size: 14px;margin-bottom: 10px} .g9{font-size: 14px;}
隐藏菜单
id_7广告位-99%*49
搜索
《鄂州南楼》原文译文及赏析_文登海洋大厦
人阅读
id_1广告位-95%*60

《鄂州南楼》原文译文及赏析

谁将玉笛弄中秋?黄鹤归来识旧游。汉树有情横北渚,蜀江无语抱南楼。烛天灯火三更市,摇月旌旗万里舟。却笑鲈乡①垂钓手,武昌鱼好便淹留。

词语注释: ①鲈乡,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。

作品译文: 中秋之夜,是谁吹起悠扬的玉笛?黄鹤山上,触动了思乡的游子。对岸汉阳的树木,含情历历;脚下的江水环绕流去,悄无声息。沿江的'市面灯火烛天,三更不熄;江上的船只迤逦相连,旌旗摇曳。可笑啊!我本该是鲈乡垂钓的隐士,如今却逗留武昌,忘记了归期。

历史评价: 清·纪昀:“声调自好,然而浮声多于切响矣。”(《瀛奎律髓汇评》卷一) 清·贺裳:“此石湖帅蜀归过鄂州作也。古云:‘宁饮建业水,不食武昌鱼’,却如此点化,何减回道人半黍。”(《载酒园诗话》)

文学赏析: 石湖之诗,以清新浅切为特色,如此遒壮之什,集中并不多见。诗中把前人成句及轶事歌谣,点化熔裁,浑成如己出,可见其功力。就声情气象来看,置于放翁集中,可乱楮叶;若与老杜比,则气象差近而少其沉郁。纪昀评诗,持论伤严。所谓“浮声切响”,与原初意义也有区别。沈约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云:“若前有浮声,则后须切响”,原是指音之清浊。何焯《义门读书记·文选》云:“浮声切响,即是轻重。”而纪昀先肯定此诗“声调自好”,可见后面所说“浮声”、“切响”另有所指。盖其所谓“切响”,即切合题旨或深刻警切之句,而“浮声”则是俨然好句却无深沉之思。纪昀的批评盖为此而发,故其论伤严而似寡恩,却是具眼人语。

作者简介: 范成大(1126-1193),字致能,号石湖居士,吴郡(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绍兴进士,做过一些地方官,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(副宰相)。1170年(乾道六年)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,抗争不屈,几乎被杀。1182年(淳熙九年)退隐到故乡石湖。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,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,他善写绝句,诗风清丽精致。

  推荐阅读

  感想的随笔文章(感想,随笔)

 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(小学三年级古诗词大全必背)

  获奖喜报文案(获奖喜报文案怎么写)
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  • id_5广告位-99%*100
发表评论
畅言评论-后台-模板-公共模板变量-评论模板中修改
  • id_2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
最新文章

推荐阅读
你可能感兴趣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毛毛车范文万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-3   

合同范文
总结模板
通知体会
其他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毛毛车范文万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-3